婚姻课上的缺席者:离婚周年日写给爱情的一封批改作业

2025年10月11日

今天批改到学生小雨的作文《我的家》,结尾处稚嫩的铅笔字写着:"爸爸妈妈的结婚照藏在衣柜最上面,我踮着脚才能看见。"红笔在句号处洇开个小圆点,像极了去年今天民事调解书末尾,我指纹按下的那个朱砂印。

这一年总在深夜改作业时突然怔住,台灯的光晕里浮动着无数婚姻考卷的错题本。当初我们像两个骄傲的优等生,把结婚证当成三好学生奖状贴在人生墙上,却忘了爱情这门课,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标准答案。

第一单元:语法错误
他总说我"好为人师",就像此刻不自觉用红笔在回忆里画波浪线。婚礼上那句"我愿意"其实是病句——主语模糊、宾语不明、时态混乱。我们以为在修筑爱情的巴别塔,实际是各自拿着不同的语法书:他把"妻子"归入亲属称谓词,我却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批注着"人生合伙人"。

第二单元:标点符号
离婚登记处的大理石台面凉得像省略号。工作人员递来的文件需要补全七个空,恰似我们婚姻里那些悬而未决的破折号:没吵完的架、没拆封的礼物、没兑现的旅行计划...最后签名时钢笔突然漏墨,洇成个巨大的顿号,原来感情最痛的休止符,都是意外生成的。

第三单元:修辞手法
朋友安慰说七年之痒是借代,我却想起那些真实存在的瘙痒:他衬衫领口蹭到的粉底液,我教案上沾着的汽车机油。当隐喻照进现实,所谓性格互补不过是他爱用比喻句描绘星辰,我坚持用陈述句核对房贷利率。

第四单元:应用文写作
收拾书房时发现当年的情书,彩色信纸边缘已泛起试卷般的黄。突然看懂那些炽烈的排比句里,早埋伏着日后冷战的草稿:第3行"永远"下面有涂改液痕迹,第7行"理解"写错了偏旁。最讽刺的是落款日期,恰是离婚判决书生效前整十年。

教学楼玉兰又开了,去年此时我正对着离婚协议走神,窗外飘进的花瓣落在财产分割条款上。如今在《氓》的课文讲解里,突然懂得"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"的顿悟,需要多少片花瓣的重量。

批改完最后一本作文,发现无名指内侧还留着戒指的压痕。这圈若有若无的印记多像我们关系的注脚——不是橡皮能擦除的错误,而是钢笔字渗进纸纤维的印记,终究成了生命阅读理解题的题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