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重蹈覆辙:为什么我们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?

2025年11月13日


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:一个女人离了婚,发誓再也不找控制欲强的男人,可三年后她的新伴侣依旧事事干涉她;一位男士说再也不娶情绪不稳定的妻子,结果第二段婚姻里,他又陷入了无休止的情绪拉扯。他们困惑、愤怒、甚至自责:“我不是学聪明了吗?怎么又走回老路?”

其实,这不是命运的捉弄,也不是性格缺陷,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模式在悄然主导着选择。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“强迫性重复”——人会不自觉地重复早年经历过的创伤或关系模式,哪怕这些模式带来痛苦。在婚姻中,这种现象尤为明显。

很多人以为离婚是一次彻底的告别,但事实上,如果内在的成长没有发生,换一个人,换一段关系,问题依旧会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。就像一棵树,即使移栽到新土,若根系带着病菌,迟早还会枯萎。

我曾辅导过一对再婚夫妻,两人都是二婚,彼此都带着伤。丈夫说前妻太强势,让他喘不过气;妻子则抱怨前任冷漠自私。可当他们走到一起后,却发现彼此也在复制过去的剧本——丈夫开始逃避沟通,妻子则越来越焦虑,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。他们不是不想好好过,而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用旧的方式应对新的关系。

为什么会这样?根源往往藏在童年。比如,一个从小在父母争吵中长大的孩子,可能潜意识里认为“爱就是争吵”,于是成年后,他反而会被那种充满张力的关系吸引。即使理智告诉他这不对,情感上却觉得“熟悉”“真实”。这种熟悉感,比幸福更有吸引力,因为它符合我们对“爱”的原始定义。

还有些人,把婚姻当成拯救自己的工具。第一次婚姻失败后,他们寄希望于“下一次会更好”,幻想通过一个新的伴侣来填补内心的空洞。可问题是,没有人能真正治愈另一个人的创伤。当你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时,你就注定会失望,因为真正的疗愈,只能来自自己。

那么,如何打破这种循环?

第一步,是看见。不是简单地说“我不想再这样了”,而是深入去问:我在关系中到底在追求什么?我害怕什么?我为什么会被某种类型的人吸引?比如,那个总是遇到控制型伴侣的女人,后来意识到,她其实在潜意识里渴望被关注、被重视,而控制恰恰让她感觉到“被需要”。一旦她看清这一点,她就能开始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满足这种需求。

第二步,是接纳。不要急于否定过去的自己。每一次失败的婚姻,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。它暴露了你的脆弱,也揭示了你需要面对的课题。与其责怪前任,不如感谢那段经历让你更了解自己。

第三步,是重建。真正的改变,不是换一个人,而是换一种相处方式。这意味着你要学会表达需求而不是压抑,学会设立边界而不是讨好,学会在冲突中保持冷静而不是逃避。这些能力不会自动获得,需要刻意练习,也需要在安全的关系中慢慢尝试。

我常常告诉我的来访者:婚姻不是终点,而是镜子。它照见我们的过去,也指引我们的未来。如果你发现自己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,别急着换路,先停下来,看看脚下有没有坑——那个坑,可能是你从未填平的伤口。

重蹈覆辙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浑然不觉。当你开始觉察,改变就已经发生。婚姻可以失败,但人不必被困住。真正的自由,是在看清轮回之后,依然有勇气选择不同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