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再维持婚姻,也许不是不爱了,而是太累了

2025年11月18日

在咨询室里,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:“老师,我真的不想再维持这段婚姻了。”说话的人眼神空洞,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漠。他们不是愤怒地控诉,也不是歇斯底里地哭喊,而是一种深深的疲惫,像走过了漫长荒原,终于走到尽头,连回头的力气都没有。

这种状态,往往不是因为某一件大事的爆发,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小失望累积成的深渊。他们曾经也深爱过,也曾幻想过白头偕老,可现实却像一把钝刀,一点点割裂了当初的誓言。不是不爱了,而是爱不动了;不是不想坚持,而是坚持得太久,早已精疲力竭。

很多人误以为婚姻走到尽头,一定是出轨、家暴或原则性问题。但更多时候,摧毁一段婚姻的,是日复一日的沉默、无回应的付出、被忽视的感受和逐渐关闭的心门。丈夫下班回家后只顾刷手机,妻子做饭时满腹委屈却无人倾听;孩子成了唯一的沟通桥梁,夫妻之间除了柴米油盐,再无心灵交流。这样的生活重复十年、二十年,谁都会麻木。

我曾接待过一对结婚十五年的夫妻。妻子说:“他对我很好,从不吵架,也不乱花钱,可是我每天晚上都想逃。”我问她为什么。她苦笑:“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。我说头疼,他说多喝水;我说工作压力大,他说别人也这样;我说想出去旅行,他说等孩子放假再说。我不是要他解决问题,我只是想被看见、被理解。”

这正是许多濒临破裂婚姻的真实写照——没有激烈冲突,却充满情感荒漠。当一个人长期在婚姻中感受不到被重视、被懂得,他的心就会慢慢撤退。他不再期待,不再表达,甚至不再受伤,因为麻木比痛苦更容易承受。

有些人会问:“难道就不能再努力一次吗?”当然可以,但前提是双方都愿意面对问题,而不是一味指责对方。很多来访者一开始只想让我帮他们“分析对方错在哪”,却从未想过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。婚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牺牲或拯救,而是两个灵魂的共同成长。

当你觉得不想再维持婚姻时,请先停下来问问自己:
我是因为累,还是因为恨?
我是想逃离这个人,还是想逃离现在的状态?
如果换一个人,我会不会依然感到孤独?

有时候,我们抗拒的不是婚姻本身,而是那种被困住的感觉。我们渴望被理解,渴望亲密,却又害怕再次受伤,于是选择用冷漠来保护自己。可越是封闭,越会让伴侣感到疏远,形成恶性循环。

如果你正站在婚姻的十字路口,我建议你不要急于做决定。给自己一段时间,去真实地面对内心的声音。可以尝试和伴侣进行一次深度对话,不是为了争吵,而是为了倾诉那些积压已久的情绪。也可以寻求专业的情感咨询,让第三方帮助你们看清彼此的需求与盲区。

婚姻不是童话,它更像一片需要不断耕耘的土地。有风雨,有干旱,也有丰收的季节。当你觉得走不下去的时候,或许不是土地贫瘠,而是你已经太久没有浇水了。

不想维持婚姻,可能只是一个信号,提醒你:该停下来,好好看看这段关系,也看看你自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