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家庭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

2025年11月20日

在咨询室里,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话:“老师,我已经尽力了,可他(她)为什么还是不满意?”“我觉得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全部,可婚姻却越来越冷。”每当这时,我都会轻轻问一句:“你有没有想过,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?”

婚姻,不是结婚证上盖的那个章就自动圆满的承诺,而是一段需要用时间和心力去浇灌的关系。它像一座花园,刚结婚时满园花开,香气扑鼻,但若无人修剪杂草、定期浇水,再美的花也会枯萎。很多人误以为,爱就是感觉,是激情,是心动的瞬间。可真正的婚姻,恰恰是在心动退去之后,还能彼此扶持、互相理解、共同面对生活琐碎的能力。

我曾接待过一对结婚八年的夫妻。妻子抱怨丈夫回家只顾玩手机,从不参与家务;丈夫则委屈地说,自己每天辛苦工作养家,回到家只想放松一下,却被指责不懂体贴。两人各执一词,情绪激动。但在深入交谈后我发现,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谁对谁错,而在于他们早已把婚姻当成了“分工制”——一个负责赚钱,一个负责持家,彼此划清界限,仿佛完成任务就尽到了责任。

可婚姻真的只是任务吗?当然不是。婚姻是一种深度的情感联结,是两个独立个体在精神与生活上的融合。它需要双方主动投入,而不是被动应付。就像一场双人舞,若一方停滞不前,另一方跳得再好,也无法跳出和谐的节奏。

经营婚姻,首先要学会“看见”对方。很多夫妻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,逐渐忽略了对方的情绪、需求和变化。妻子可能不再记得丈夫最爱吃的菜,丈夫也可能没注意到妻子换了新发型。这些细节的流失,看似微不足道,实则是情感连接断裂的开始。真正的经营,是从日常的“看见”开始的——看见他的疲惫,回应她的不安,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。

其次,婚姻需要共同的目标感。很多夫妻在孩子出生后,就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育儿中,反而忽略了夫妻关系本身。他们成了“战友”,却不再是“爱人”。我常建议夫妻定期进行“关系复盘”:聊聊最近的感受,回忆当初为何选择彼此,规划未来的共同愿景。哪怕只是周末一起散步谈心,也能重新点燃那份被生活磨平的热情。

再者,责任不是负担,而是爱的表达。洗一次碗、倒一杯水、说一句“辛苦了”,这些小事背后,都是对家庭的在乎。经营婚姻,不是要求对方改变,而是自己先迈出一步。当你开始主动分担、主动沟通、主动示爱,对方往往也会被带动起来。爱是会传染的,冷漠也是。

我还记得一位来访者说过:“以前总觉得婚姻是避风港,后来才发现,它更像一艘船,风浪来时,两个人必须一起掌舵,才能不被掀翻。”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。婚姻的确无法单靠一个人撑起,它需要双方在风雨中并肩,在平淡中相守。

所以,请记住:婚姻不是找到了对的人就万事大吉,而是和眼前这个人,一起努力成为“对的人”。它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誓言,只需要细水长流的陪伴与付出。当你愿意放下“你应该怎样”的期待,转而思考“我可以做些什么”时,婚姻的温度,自然会回升。

经营婚姻,是一生的功课。愿每一对牵手走进婚姻的人,都能明白:家,不是一个人的城堡,而是两个人的港湾。唯有共同耕耘,才能收获幸福的果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