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需要两个人经营:别让爱在沉默中走失

2025年11月21日


很多人走进婚姻时,都以为爱情是终点,以为“我愿意”三个字就能换来一生的相守。可现实往往比想象复杂得多。婚姻不是一张证书,而是一段漫长的旅程——它不会因为登记那天的誓言就自动走向幸福。真正的婚姻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,而是两个人共同谱写的协奏曲。

我接触过太多夫妻,他们最初相爱得轰轰烈烈,可几年后却彼此冷漠,甚至开始怀疑:“我们是不是不适合?”其实,大多数问题的根源,并不是不爱了,而是忘了婚姻需要经营。更准确地说,是需要两个人一起经营

你有没有发现,很多婚姻中的矛盾,往往是从“我以为”开始的?
“我以为你会懂我。”
“我以为你会主动做家务。”
“我以为结了婚你就该顾家。”

这些“我以为”,其实是把责任单方面地推给了对方。可婚姻不是谁迁就谁的游戏,也不是谁拯救谁的剧本。它是两个独立个体,在生活琐碎中不断磨合、理解与支持的过程。一旦有一方停止付出,另一方也会慢慢收回热情。于是,冷战、抱怨、疏离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原本温暖的关系。

我曾辅导过一对结婚八年的夫妻。妻子哭着说:“他回家只玩手机,孩子都是我带,家务也是我做,我觉得自己像个保姆。”丈夫则一脸无奈:“我在外面累死累活挣钱养家,她还嫌这嫌那,我哪有精力顾那么多?”
听上去,两人似乎都有道理。但深入聊下去才发现,问题不在谁对谁错,而在于他们都默认对方“应该”做什么,却从没真正坐下来谈过彼此的需求和期待。

后来,我让他们做了个简单的练习:每天花十分钟,面对面说出今天最开心和最难过的一件事。起初他们觉得尴尬,甚至觉得“说这些有什么用”。但坚持两周后,妻子说:“原来他最近项目压力那么大,我一直以为他是不在乎家。”丈夫也红着眼说:“我才知道她每天接送孩子、做饭、洗衣服,根本没时间喘口气。”

你看,沟通不是辩论,不是指责,而是让彼此看见。而这种看见,只有双方都愿意敞开心扉、愿意倾听,才能实现。

婚姻中的经营,不只是浪漫节日的仪式感,更是日常里的细水长流。
是下班后一句“今天累不累”;
是孩子哭闹时你接过抱一抱,让她去喝口水;
是吵架后,哪怕心里委屈,也愿意先说一句“我们好好谈”;
是明明工作很忙,仍记得她提过想吃的那家小店,顺路带一份回来。

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恰恰是婚姻的地基。它们不需要惊天动地,却需要两个人持续不断地投入。一个人再努力,也撑不起一段关系的全部重量。就像跳舞,如果只有一人迈步,再美的舞姿也会失去节奏。

我也常提醒来访者:不要等到感情冷了才想起升温。经营婚姻,要像照顾一盆植物——定期浇水、修剪、晒太阳。忽略它几天可能看不出变化,但长期不管,终会枯萎。

真正的经营,是意识到:
我不是在“忍受”你的缺点,而是在学习如何与你更好地共处;
我不是在“牺牲”自己成全家庭,而是在这段关系中找到属于我们的平衡;
我不是期待你改变,而是愿意和你一起改变。

婚姻里没有救世主,也没有完美伴侣。有的只是两个不完美的人,愿意在风雨中牵着手,一边磕磕绊绊,一边继续前行。

婚姻不会自动变好,但它一定会因为两个人的用心,变得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