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需要双方的努力经营,婚姻需要双方的努力经营而不是一个人

2025年11月22日

在咨询室里,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:“老师,我已经尽力了,可为什么他还是不懂我?”“我对这个家付出了全部,可她却越来越冷漠。”每当我面对这样疲惫又困惑的眼神,心里总会泛起一阵酸楚。婚姻,原本是两个人携手走向温暖港湾的约定,却为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,慢慢变成了彼此消耗的战场?

我想告诉你的是: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,它是一场需要双方共同投入、持续耕耘的长跑。没有哪段感情天生就能风平浪静,所有的幸福背后,都藏着看不见的付出与妥协。

很多人误以为,结婚就是终点,是爱情修成正果的标志。其实恰恰相反,结婚才是真正的开始。热恋时的激情会褪去,生活中的琐碎会接踵而至——柴米油盐、育儿分歧、经济压力、原生家庭的牵绊……这些现实问题像一张张细密的网,悄无声息地缠绕着两颗曾经靠近的心。

这时候,如果只有一方在努力维系,另一方却习惯性地沉默、逃避或指责,再深厚的感情也会被消磨殆尽。我曾接待过一对结婚七年的夫妻,妻子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和孩子的教育,丈夫则常年加班,回家后不是刷手机就是倒头就睡。妻子委屈地说:“我不是要他做多少事,只是希望他能看见我的辛苦,说一句‘你辛苦了’。”而丈夫却一脸茫然:“我一直赚钱养家,不就是在付出吗?”

你看,问题并不在于谁对谁错,而在于双方对“付出”的定义完全不同。婚姻中最大的误解,往往来自于这种认知上的错位。你以为你在为家庭奋斗,但对方感受到的却是缺席;你以为你在默默承担,但在爱人眼中,却成了情绪的索取者。

所以,真正的婚姻经营,不是比谁更累、谁更委屈,而是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,去倾听那些没说出口的需求。它需要主动沟通,而不是等待对方来猜;需要表达爱意,而不是默认“你应该知道”;更需要在冲突发生时,选择理解和包容,而不是争个输赢。

我常对来访者说一句话:“不要用爱的名义去绑架对方,也不要以付出的名义去要求回报。”健康的婚姻,是两个独立个体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共振。你们可以有不同的性格、不同的节奏,但必须拥有共同经营这段关系的意愿。

比如,每天留出十分钟,放下手机,认真聊聊今天的心情;比如,在对方疲惫时递上一杯温水,说一句“我在这儿”;比如,定期安排一次只有两个人的约会,重温当初心动的感觉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恰恰是婚姻中最坚固的基石。

我还记得一对年近五十的夫妻,他们结婚二十多年,从无重大矛盾,也从未有过浪漫旅行。但他们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:每周六早上一起买菜,边走边聊,从菜价说到孩子,从工作谈到邻里琐事。妻子笑着说:“我们没什么轰轰烈烈,但我知道,他一直在。”那一刻我明白,所谓长久,不过是日复一日的陪伴与回应。

婚姻不是靠运气维持的,它需要智慧,更需要耐心。当你觉得累的时候,不妨问问自己:我是否也在给予?我是否真正看见了我的伴侣?我们是否还在同一条路上前行?

别忘了,你们最初之所以选择彼此,是因为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光。现在那束光或许被生活的尘埃遮住了,但它从未熄灭。只要两个人都愿意拂去灰尘,重新靠近,婚姻的温度就会一点点回升。

经营婚姻,就像照料一株植物。阳光、水分、土壤缺一不可,单靠一方浇水,另一方却不断踩踏,再顽强的生命也会枯萎。唯有双方共同呵护,才能让它枝繁叶茂,四季常青。

所以,请从今天开始,试着换一种方式去爱。少一点埋怨,多一点体谅;少一点计较,多一点行动。当你们都愿意为这段关系迈出一步时,路,自然就会宽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