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婚姻是你从你的家庭退出,好的婚姻是你从你的家庭退出的说说

2025年11月25日


很多人以为结婚就是找一个合适的人,一起生活、生子、过日子。可现实是,当两个人真正走进婚姻,才发现最难处理的往往不是夫妻之间的矛盾,而是“我们”和“他们”之间的拉扯——这里的“他们”,指的是各自的原生家庭。

我接触过太多夫妻,婚前甜得像糖,婚后却因为父母的一句话、一次介入、一顿饭的安排吵得不可开交。有人抱怨婆婆管太多,有人指责岳父太强势,也有人委屈地说:“我只是想孝顺爸妈,怎么就成了罪人?”这些情绪背后,其实藏着一个被长期忽视的事实:好的婚姻,是你从你的家庭“退出”开始的。

这里的“退出”,不是断绝亲情,不是不孝,也不是冷漠。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独立,一种情感上的划界。它意味着你不再把原生家庭的价值观、行为模式、情绪包袱,原封不动地搬到新的家庭中来。你开始意识到:我已经成年,我有了自己的伴侣,我的生活重心不再是父母,而是这个与我共度余生的人。

可现实中,很多人并没有完成这种“退出”。他们在法律上结了婚,在心理上却依然依附于原生家庭。丈夫一有烦恼就打电话给妈妈诉苦,妻子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爸爸拿主意;过年回谁家要吵架,孩子起名要听长辈意见,买房装修要父母出资并参与决策……这些看似琐碎的事,其实在不断侵蚀婚姻的根基——那就是“我们”的主权。

我曾辅导过一对夫妻,丈夫每次和妻子争执后,都会偷偷给母亲打电话抱怨。母亲听了心疼儿子,便直接打电话“教育”儿媳,甚至上门干涉。妻子感到极度不被尊重,觉得在这个家里自己永远是个外人。她问我:“老师,我到底要怎么做,才能让他只信任我,而不是事事依赖他妈?”

我反问她:“你觉得他真的不懂吗?还是他根本不愿离开那个被母亲照顾、被家庭庇护的安全区?”

她沉默了。

你看,很多男人在婚姻中迟迟无法“退出”原生家庭,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长大。他们享受着婚姻带来的温暖,却不愿承担婚姻需要的心理独立。他们希望妻子像母亲一样包容自己,又希望母亲继续像过去那样为自己兜底。这种双重依赖,让婚姻变成了一场三方拉锯战。

女性同样如此。有些女人虽然嫁了人,但潜意识里仍把娘家当成退路。一旦婚姻不如意,第一反应不是沟通解决,而是跑回娘家哭诉,让父母出面“主持公道”。久而久之,丈夫会觉得:“原来我在她心里,还不如她爸一句话重要。”信任就这样一点点瓦解。

真正的婚姻,是一次“心理迁徙”。你要从出生的家庭走出来,带着成长的经验,但不背负旧日的包袱,去建立一个属于你们两个人的新世界。这个过程不容易,因为它意味着你要学会独自面对冲突,独自承担责任,独自消化情绪,而不是一有问题就“搬救兵”。

这并不是说父母不重要。相反,正是因为爱他们,才更需要保持距离。健康的爱,是彼此支持而不纠缠,关心而不控制。当你能在婚姻中站稳自己的位置,父母反而会更安心。因为他们看到,你不是离开了他们,而是长大了,有能力经营属于自己的幸福。

所以,如果你正在经历婚姻的挣扎,不妨问问自己:
我是否还在用原生家庭的方式处理现在的矛盾?
我有没有把伴侣当成唯一的情感依靠?
我在做决定时,优先考虑的是“我们”,还是“我和我家”?

婚姻的本质,是一场深度的联结,而联结的前提是独立。只有当你真正从原生家庭中“退出”,你才能全身心地“进入”婚姻。这不是背叛,而是成熟;不是割裂,而是成长。

别再让父母的声音,盖过你们之间的对话。好的婚姻,从来不是两个家庭的融合,而是两个独立灵魂的并肩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