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教育目标

课堂教学中"权衡利弊"思维培养的实践路径

一、教育场域中的"利弊天平"上周批改小王的议论文时,发现他在"是否应该减少课后作业"的论证中,仅罗列了"减轻负担""增加睡眠时间"等单方面好处。这让我意识到,许多学生缺乏系统性权衡的思维习惯。作为语文教师,我们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搭建更立体的思考框架。在八年级《孟子·鱼我所欲也》的教学中,我尝试用"选择矩阵"工具:要求学生在课文空白处画出表格,左侧记载"舍鱼取熊掌"的即时收益,右侧记录可能被忽略...
课堂教学中"权衡利弊"思维培养的实践路径